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时间:2024-04-24 09:33:19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阿Q正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阿Q正传》读后感1

在老桂给孩子买药,用的“药”是上面流着中国革命战士鲜血的馒头,而他人看见了此景,非但不给予同情,反而高兴地说他们该杀。

在鲁迅的记忆中的家乡和家乡的对比,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革命前后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农民,他一无所有,命运十分地悲惨,而更令人心痛的是:他竟对统治者的压榨麻木健忘,自轻自贱,他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狡猾又无赖,别人欺负他,他什么也不敢说,不敢反抗,不敢面对,过后,就去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他狂妄自大,进了几回城,就瞧不起庄稼人,嘲笑他们没有见识,认为男女之间不会有正事,凡是不符合本庄老例的,他却看不惯国际歌,阿 Q就是这样的一个畸形人物。

最后,阿Q被人冤枉至死,然后看客反而认为枪毙比不上杀头好。

表现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些人,没有同情心,没有道德。

《阿Q正传》读后感2

再次读它,好象已不会佩服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他是矛盾的,虽然他游手好闲,但他始终是农民,他骨子里是质朴的,不过他有点愚蠢罢了,还有点胆却,他不敢面对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就说服自己,在幻想中满足自己。

……此处隐藏3016个字……呢?别出心裁人一定会觉得阿q是个胆小鬼,是个怯懦的人。谁了不会希望自己是个胆小、懦弱的人。

这篇文章是写给当时的人看的'。鲁迅先生以辛辣的文字讽刺了旧社会中国人的懦弱、麻木、无知、自大、的性格,阿q是其中的代表。

阿q精神在现在不是好精神,也不是坏精神,是介于好精神和坏精神之间的不好不坏的精神。 阿q精神是好的,但只有合理地运用它,它才会真正的好。

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有阿q精神呢?一件事情无论如何没有办法做到时,才可以用阿q的这种精神。但如果可以做到,就应该居理力争,再困难也不可以放弃。

有一点阿q精神可以,但不能成为阿q第二。

这就是我的理解。

《阿Q正传》读后感15

这本书在好久之前就读过了,文中阿Q这一人物一直印在我的脑海。

阿Q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是一个雇农,只靠打工度日。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常用“精神胜利法”来进行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被别人打时,他说:“是儿子打老子”,用这种方式自我麻痹。

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家,享有名声、地位——但他在人们心中永远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他身上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干”。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主观、愚蠢、封建。

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的'那个时代了,但阿Q的“精神胜利法”依然被现在的人使用着。依然像阿Q一样自己麻痹自己,逃避困难。

阿Q精神虽然可笑又顽固,但不能不说,它依然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

《《阿Q正传》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