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老师作文四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老师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老师作文 篇1如今,我已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在这五年的学习生涯中,曾经有许多优秀老师教过我,但唯有她的教导让我印象深刻,她就是我的新语文老师——赵老师。
她中等身材,和蔼可亲,头上扎一个马尾辫,脸上戴着一个红边眼镜,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她教学经验丰富,经常给我们指点写作。刚到新班级,赵老师就让我们观察三叶草。三叶草,在我心中是再普通不过的植物了,妈妈在家里的花盆里早就种着三叶草,可我压根儿没正眼瞧它一下。在老师的'指导下,班里张雅晨、闫雨晴等同学却把它写得那么顽强,让我觉得它很特别,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即使你不起眼,但只要肯努力,也能开出别具一格的花朵。
赵老师非常重视我们的书写。我的字体是龙飞凤舞,有大有小,不够认真。赵老师看了后,语重心长地指导我说:“你字写得并不差,但不够用心呀!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彰显个人风采。好字就像美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一手好字还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像你这样,字写得时好时坏可不行啊!要认真书写,耐心一些,天天坚持下去,多加练习,写字水平一定会慢慢提高的!”听了这些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好!
仅仅两个周的时间,我的字 ……此处隐藏1267个字……画,画中有诗”;了解他坎坷的经历“安史乱起,被叛军俘获”;了解他的心路历程“政治上灰心,寄情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读着,诗佛王维的形象在我心中丰满起来。《送元二使安西》写于安史之乱前,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西出阳关是壮举,为国效力是男儿的责任。可是,此一别,再相见遥遥无期啊!史料记载,渭城一别六年之后,王维就去世了,西出阳关,真的是无故人了!那是一种怎样的辛酸与无奈啊!懂了王维的心,懂了字里行间的情。
再读此诗,脑海中留下的是两组画面:以渭城为代表的阳关以东细雨如酥、客舍青青、杨柳依依……一派生机盎然;阳关以西却是黄沙漫漫、风吼马嘶、杂草丛生……一片凄惨荒凉。阳关以东有好友相处时的点点滴滴欢乐的场面,有临别时好友的殷殷嘱咐、恋恋深情,出了阳关却是孑然一身,孤独寂寞。诗人像一位技术高超的摄影师,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将远山近水,人喧马啸,通通舍去了,淡化了,只撷取了送别环境中最富感染力的景物——蒙蒙细雨中的青青杨柳,最动人心弦的一刹那——“劝君更尽一杯酒”。真切感受到了王维——重情重意的王维,才华横溢的'王维。
我深深爱上了这首诗。听古筝曲《阳关三叠》,听歌手童丽演唱《渭城曲》,潸然泪下。由衷感慨: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不再追求花哨的环节设计,以情感为主线,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和我一起走进古诗,走近王维,读懂了一首诗,留下了一片情。
完成《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想起薛法根老师的那句话: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一个语文老师,怎样能感受到字词的冷暖,语言的温度呢?提高文学素养,增加文化的厚度!深深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将这份爱传递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师一生的功课!